药品首页 > 药品 > 药品资讯 > 新药研发

四类抗心律失常药机理 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7-05-15 16:17:50    

  所谓抗心律失常药物,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抵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上可以有效的防治患者的心率异常性疾病,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房早搏、心室早搏等多种情况。心率失常性疾病是可以造成一些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的。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一个患有心率失常的患者,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临床上都有哪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呢?

  膜抑制剂,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膜抑制剂具有一定的稳定细胞内膜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阻滞细胞内膜的钠通道,从而抑制患者的细胞出现0相去极化,维持患者的正常细胞电活动生理,从而避免心率异常的症状。膜抑制剂可以分为三组,Ⅰ组主要针对细胞内膜的0相电改变,Ⅰa组功效较高,Ⅰb组功效较低,Ⅰc组功效中等。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则是临床相对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的作用主要是阻断人体内的β-受体,从而促使细胞膜效应消失,临床上主要包括有心得平、心得安、心得舒、美多心安、氨酰心安等药物。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则是通过人体的肾上腺素能改变人体细胞的电活动,延长细胞放电的时期,延长整个电活动时期,临床药物主要包括有溴苄铵、乙胺碘呋酮两种。钙通道阻滞剂则是主要阻断患者体内细胞的钙离子通道,从而阻止细胞内膜上的钙离子内流,从而减缓心肌细胞对于外界反应的应对速度,临床药物主要包括有异搏定、心可定等药物。

  一般而言,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防治患有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的患者的一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膜抑制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四类药物。这些药物的使用,都具有各自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因此若是需要服用,应咨询医师。

相关标签: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定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
以上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如有涉及到侵权,违规信息请及时联系我站处理。
上一篇: 植物雌激素有什么作用 哪些食... 下一篇: 藏红花胶囊有什么样的作用 藏红...



药品热点资讯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药品库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是参考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
药品库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来自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药品库所展示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药品、产品信息与您实际购买的信息不同,请以实际购买信息为准。请仔细阅读药品、产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医务人员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