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首页 > 药品搜索 > 代温灸膏
  • 胃炎宁颗粒 每袋装5g(无蔗糖)

    适应症:温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浊,消导化食。用于伤食湿重引起的胃脘痛...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胃炎宁颗粒 5g*8袋

    适应症:温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浊,消导化食。用于伤食湿重引起的胃脘痛...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三肾丸 每丸重6克

    适应症:补肾益精,温壮元阳。用于肾精亏损,元阳不足所致的阳萎滑精,腰膝酸...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百草妇炎清栓 2g*3粒

    适应症:苗医:布发讲港,嘎几昂代窝奴,嘎溜纳络。 中医:清热解毒、杀虫止...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羊藿三七胶囊 0.3g*24粒

    适应症:温阳通脉、化瘀止痛。肜于阳虚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心悸...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藿杞补肾颗粒 每袋装8g

    适应症:温肾助阳,填精生髓,涩精止遗。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虚劳羸瘦...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杜仲补天素胶囊 每粒装0.26g

    适应症:温肾养心,壮腰安神。用于腰脊酸软,夜多小便,神经衰弱等症。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寒喘祖帕颗粒 10g*6袋

    适应症:用于镇咳,化痰,温肺止喘,用于急性感冒,寒性乃孜来所致的咳嗽及异常...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附子理中丸 每丸重9克

    适应症:本品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详情>>

    已有1人点评
    药品对比 0% 好评
  • 附子理中丸 ----

    适应症:本品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详情>>

    已有1人点评
    药品对比 0% 好评
  • 紫蔻丸 每丸重9克

    适应症:本品温中行气﹐健胃消食。用于寒郁气滞或饮食所至的消化不良﹐恶心呕...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香砂养胃丸 9g*10袋

    适应症:本品用于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详情>>

    已有1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鹿角粉 --

    适应症: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腰脊冷痛,阴疽...详情>>

    已有0人点评
    药品对比 0% 好评
  • 鹿花盘精粉 -

    适应症: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腰脊冷痛,阴疽...详情>>

    已有0人点评
    药品对比 0% 好评
  • 鹿角胶粉 -

    适应症: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肝肾不足所导致的腰膝酸冷,阳痿遗精,虚劳...详情>>

    已有0人点评
    药品对比 0% 好评
  • 伤湿解痛膏 5cm*7cm*3片*2袋

    适应症:祛风除湿,化瘀止痛。用于风寒温邪所致之筋骨痛,肩酸腰痛,关节痛,...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安宫止血膏 每瓶装200g

    适应症:活血化瘀、清热止血。用于人工流产、足月分娩后因血瘀兼热证引起的恶...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少林风湿跌打凝胶膏(少... 每片7cm×10cm;10cm×14cm

    适应症: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乌鸡白凤膏 每瓶装200g

    适应症: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详情>>

    已有2人点评
    药品对比 100% 好评
  • 川贝清肺膏 每瓶装300g

    适应症: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燥咳,咽干,咽痛。详情>>

    已有1人点评
    药品对比 0% 好评

药品对比

请添加需要对比的药品

清空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药品库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是参考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
药品库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来自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药品库所展示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药品、产品信息与您实际购买的信息不同,请以实际购买信息为准。请仔细阅读药品、产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医务人员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