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首页 > 治疗 > 食疗养生

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优势及合理用药

发布时间:2013-08-20 10:24:25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及免疫机制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内分泌代谢异常综合症。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高发的国家之一,加上中国方式的改变如饮食无节制、缺乏体育锻炼、生活紧张、肥胖等,这些因素使糖尿病的患者迅速增多。目前,我国有糖尿病患者约4000 万(其中2 型占97%),并以每年新增100 万的速度增长[1]。随着对糖尿病的不断认识,降血糖药被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临床认可。而二甲双胍降糖类在其中独树一帜,本文总结其临床优势。
1 糖尿病治疗的回顾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基于糖尿病者的两个主要代谢异常环节: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其治疗药物包括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前者包括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磺脲类药,主要替代或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后者包括双胍类药、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胰升血糖受体拮抗剂、β3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α2受化体拮抗剂、糖原异生抑制剂和釩化合物等,主要对抗糖尿病者糖代谢的各种障碍。
2 二甲双胍的作用优势
双胍类药的应用源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首例药物苯乙双胍(又称降糖灵),苯乙福明,但苯乙双胍服用后可使血乳水平升高27%~52.2%,成为在国外被淘汰的原因。1985 年7 月由澳大利亚Alphaphar公司研制的二甲双胍上市,广泛应用于内分泌临床,被推荐用于非肥胖者的首选药,此外,美国近期被批准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者应用。迄今已有多个商品问鼎如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
3 归纳双胍类药的作用优势
3.1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与磺脲类不同。其不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受累于胰岛功能与细胞作功,可降低糖合血红蛋白。但能帮助糖尿病患者充分利用内源性胰岛素,故对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也可与胰岛素合用。本品可促进周围组织中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内糖异生,降低肝糖的输出,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提高或改善外周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增加胰岛素对血糖的清除作用
3.2 二甲双胍可降低糖和血红蛋白,英国所作的1项前瞻性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具有降低HbAIC的能力,与磺脲类药和胰岛素相同但不增加体重。在美国双胍类药还被证实:可预防或延缓IGT进展为糖尿病[2]。
3.3 可抑制餐后高胰岛素症,同时具轻度降低血胆固醇、三酰甘油酯、低密度脂蛋白和其他脂质,增加纤维溶活性,降低血小板凝集,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为唯一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降糖药,可改变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其表现在抑制血管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IL-1β激活和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嗜细胞、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IL-6、IL8。不仅降低大血管并发症,且可降低微血管并发症。
3.4 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是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1 项为期56 个月的临床研究,初始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联合二甲双胍,或单独应磺酰脲类降糖药,结果证实:联合应用双胍类可显著减少心梗发生的风险,相对于磺酰脲类降糖药组,出现心梗的风险为0.33,二甲双胍不导致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不良反应小,服后血乳酸升高率仅为77%~9.2%。
近期由国内研制的二甲双胍胃膨胀滞留缓释片将药物制成适合吞咽的椭圆形片剂,进入胃液后,体积膨胀,迅速的伸展至抵抗胃排空的尺寸,从而延缓胃中的停留时间。使药物恒定、平稳、持续的释放递送到胃肠上部的吸收位置,可延长药物作持续用时间,减少服用次数和对胃肠道的刺激,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3]。因此,二甲双胍降糖药物在临床应用上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4 讨论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用药分析研究,应该怎样合理的使用降糖药物呢?我们认为;
4.1 治疗糖尿病要采取综合方案[1],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健康教育等,用药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并且要顾及费用/效益比值。治疗理念宜积极,要保护和逆转胰鸟B 细胞功能,尽早地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其次是治疗要贴近病人的病理,生理规律,既要改善B 细胞的功能受损,又要减少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此外减肥和降低血脂有助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
4.2 采用精细降糖,一种或几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更个体化的治疗,能够发挥降糖的最大作用,避免用药的不良反应.当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时,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更需要采取精细降糖的措施.但要注意联用合理,如二甲双胍类和磺酰脲类或者非磺酰脲类可以联用,但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就不可以联用,如果联用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4.3 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监测血糖血脂,同时还要监测体重,体重指数,血压,足背动脉,眼底,肝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等的改变。以了解有无并发症,采用相应的综合防治。
4.4 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忌禁证,尤其是低血糖和休克,严重者会引起不可逆性脑细胞死亡。1 型糖尿病不可单用磺酰脲类药物,急性严重地感染,手术,创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情况下禁用磺酰脲类药物。如果合并肝病时宜用a 糖苷酶抑制剂,对于肾功能不全者应用格列喹酮,因其是由肝脏排泻.
4.5 肥胖者要选用二甲双胍2,阿卡波糖:非肥胖者要选用磺酰脲类药物,因为二甲双胍可使体重下降。阿卡波糖对于饮食疗法不能控制的2 型糖尿病有良好的作用,其二药不论肥胖或非肥胖均可使用。对于胰岛素储备功能很差的非肥胖型者当降糖药物控制不理想时要及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4.6 另外要注意:①使用胰岛素时要注意其制剂种类3,起效和维持的时间与就餐时间的关系与注射部位关系。②注射时要经常变换部位,且两次注射点要间隔2cm,以确保胰岛素的吸收稳定,同时防止发生皮下脂肪营养不良。③动物和人胰岛素在结构上有差异,有一定的抗原性,对动物胰岛素过敏者可用人胰岛素;并且注意只有可溶性人胰岛素静脉注射。胰岛素应该冷藏保存,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再用。④长期服用磺酰脲类药物可使胰岛功能进行性减退,对于 餐后2 小时血糖(PBG)为8~9mmol/L 的早期2 型糖尿病者有效;但当PBG 高于10~12mmol/L 时,则对血糖不易控制。约有10%的病人在初始治疗时血糖无法控制,称为原发性磺酰脲胰岛素促泌剂失效,有10%的病人经过数月疗效减弱或失效。其原因可能是胰岛B 细胞功能恶化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发生抵抗,应尽早的换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和胰岛素。对FBG较高者宜选用格列本脲和格列美脲;PBG 升高者宜选用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因其口服后吸收快,最高药效时间与进餐后血糖峰时相一致,所以不会引起下一次的低血糖的反应;并且格列吡嗪可增强第一时相胰岛素的分泌;病程较长,且FBG 较高者可选用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或上述药物的控,缓释制剂。⑤a 糖苷酶抑制剂服后使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停留于肠道,由于肠道细菌的酵解气体产生增多而致肠胀气,可缓慢增加剂量和控制饮食而减轻反应程度,但多部分病人在继续用药过程中消失。要注意该药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合用时,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⑥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与二甲双胍或a 糖苷酶抑制剂合用有协同作用,容易出现低血糖,可服葡萄糖水缓解之。非磺脲类与磺脲类作用机制相同,两者不可联用,并且对磺脲类不敏感者不要再使用非磺脲类降糖药物。⑦要注意降糖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联合用药问题,如饮酒可以增加降糖作用,会引起低血糖,西米替丁会可降低二甲双胍的排泄,增加二甲的生物利用度,使二甲双胍的血药浓度增加等等药物联用问题。

相关标签:二甲双胍,糖尿病,遗传
以上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如有涉及到侵权,违规信息请及时联系我站处理。
上一篇: 糖尿病人联合用药需小心 下一篇: 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概况



药品热点资讯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药品库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是参考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
药品库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来自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药品库所展示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药品、产品信息与您实际购买的信息不同,请以实际购买信息为准。请仔细阅读药品、产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医务人员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