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返回首页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法的讲解

更新时间:2017-06-05 09:05

  宝宝发烧是我们育儿过程中常遇到的麻烦事,但是宝宝发烧了,再淡定的妈妈也变得不再淡定,因为她们担心持续高烧将损伤宝宝的脑组织,甚至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的确,发烧虽常见但不容小觑,因为宝宝的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成熟,发热时体温上升较快,体温急剧上升和持续不退均易导致宝宝脑组织等重要脏器缺氧,还有诱发惊厥的发生。因此,宝宝发烧是件可怕的事情,但是面对宝宝的发烧,选择药物降温,还是物理降温呢?

  认为对于6岁以下的宝宝,还是首选物理降温。因为宝宝的体温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大,且此法方便易行。临床上常用的物理降温的方法有温水擦浴、温水浴、酒精擦浴、中药液擦浴、冰敷、灌肠降温、退温贴、推拿降温等。但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妈妈、且适合家庭操作的物理降温方法有温水擦浴、退温贴及其推拿降温,下面就这四种物理降温方法进行讲解。

  1、温水浴或温水擦浴

  操作方法:宝宝发烧了,妈妈调制一盆32℃~35℃的温水,再将宝宝的身体浸于温水中,轻轻擦拭宝宝而及全身皮肤;如果温水浴不方便,可用更为简便的温水擦浴,妈妈拿经32℃~35℃温水浸湿、拧干的毛巾,擦洗宝宝的腋下、肢体、腹股沟、腘窝背部等部位,最好是边擦边按摩,如此手法擦洗约15min。不过要注意的是,温水浴或温水擦浴降温后宝宝易引起寒战反应,因此温水擦浴要在室温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同时注意宝宝面色、神志等全身情况,并及时更换温水及干净衣服。擦浴降温是一种在短时间内为效果明显的快速降温措施,如果宝宝需要紧急降温了,不妨一试,但要注意上述要领!

  2、退温贴

操作方法:将新包装的退温贴沿缺口撕开,取出退温贴,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敷贴宝宝的额头或太阳穴。每天1-3次,每帖可持续8小时。降温贴可持续降温,缓解高热患儿不适症状,能够改善患儿的睡眠情况,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使用方便,越来越受妈妈们的青睐,成了家庭常备降温品。不过,要提醒的是退热贴不是药,只是起暂时的降温作用,如果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宝宝高烧不退,或宝宝使用退温贴后出现皮肤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

     3、冰敷或冷水敷

  操作方法:妈妈可用小橡胶保温袋或保鲜袋装冰,外面套上布袋或裹一层布,然后将冰袋夹在宝宝的双侧腋窝、腹股沟或颈外侧。冰敷时间约1h。如果宝宝发烧一时间找不到冰,也可用冷水应急。不过,此法要提防冻伤宝宝的皮肤,同时注意患儿面色、神志等全身情况。

  4、推拿降温

  宝宝如果外感风寒发烧了,妈妈可以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清天河水(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以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推拿时妈妈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不过,宝宝的脏器稚嫩,而且穴位复杂,不精通推拿手法的妈妈不建议使用。

  有效的物理降温可以让发烧的宝宝免遭抗生素的摧残,但是物理降温操作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非常有技术含量的活儿,而且考验妈妈的耐心与心态。如果妈妈不淡定,浅尝则止,将无功而返。不过,最后要提醒的是,妈妈不要将物理降温神话了,如果发烧的宝宝在家尝试了物理降温,高烧不退,且体温超过38.℃了,就该适当服用一些安全有效的退热药,比如小快克感冒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小儿退热药成分,具有快速解热,镇痛的作用。

 

最新动态

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有问必答网-快速问医生 Copyright © 2004-202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粤20130124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