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首页 > 药品 > 药品资讯 > 药品新闻

汉氏联合集团上饶经开汉氏联合医院:干细胞治疗白肺有效

发布时间:2023-01-10 14:34:44    

  近期,全国各地出现大量新冠感染病例,新冠后遗症也成为了所有人关心的话题。”白肺”也再度大量涌现,其高达40%的病死率,引起大范围恐慌。

  “白肺”并非专业医学术语或疾病,是根据形态学衍生的一个简单叫法,并没有严格的医学定义。

  2022年12月27日,焦雅辉答记者道:“[白肺]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个口语化描述。肺部是由肺泡组成的,肺泡里面充满空气,进行CT或者X线检查的时候,射线穿过肺泡,影像表现是黑色区域,但是当肺泡里出现炎症或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的时候,肺泡就被这些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所填充,射线就穿不透,在影像学上出现白色区域。”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并非所有肺部严重感染均可称为“白肺”,但肺部影像学白色区域到达多少才能称为白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

  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于新冠重症(Severe Illness)的定义,肺浸润达50%以上为诊断新冠重症的标准之一。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率先开展了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初批治疗了64例危重患者。治疗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有效,能够使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难迅速得到缓解或停止加重,在临床表现、呼吸功能、影像检查等方面均实现好转,一般8-10天可达治好水平。

  与西药、中药等干预方法相比较,干细胞治疗能迅速修复受损组织,恢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同时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根据外媒报道,阿联酋阿布扎比干细胞中心(ADSCC)曾应用干细胞疗法(UAECell19)帮助5000名患者从新冠病毒感染中恢复。经过试验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与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相比,干细胞疗法(UAECell19)能将住院时间从22天缩短到6天。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患者比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在7天内恢复的可能性高3.1倍。

  2020年,日本九州再生医学特别委员会批准一项关于使用自体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方案。这些均证明了细胞治疗的应用价值。

  在治疗白肺时,干细胞疗法同样具有令人侧目的明显效果

  临床上关于“白肺”的治疗措施主要有三种:;一是给氧治疗,包括有创机械通气、无创通气;二是俯卧位通气;三是免疫调理、营养支持。

  此三种治疗措施只是减缓症状,不能根除病毒,无法修复肺部损伤。汉氏联合集团上饶经开汉氏联合医院选择间充质干细胞疗法作为白肺治疗方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打破了肺部不可逆损伤修复障碍。

  法国医学科学院、法国技术科学院两院院士、汉氏联合集团董事长韩忠朝院士表示:“干细胞作为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所以被称为‘万能细胞’是有科学依据的”。

  在既往的研究中,干细胞培养至第8代,仍具有较高的活性,并保留了分化潜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仍可以分化成各种功能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

  韩忠朝院士介绍,间充质干细胞主要通过三个机制治疗新冠病毒导致的肺部损伤,如白肺:

  1、免疫调节: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改变细胞特性和释放化学物质,可调节免疫系统;

  2、抗炎、抗病毒: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抗氧化酶、PD-L1、PGE2起到抗炎的作用,并且干细胞的分泌物如IFN-γ和TNF-α等具有介导人类胶质形成细胞中抗菌肽(AMP)以及干细胞固有表达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能够起到抗菌、抗病毒的关键作用;

  3、分化、修复、再生:新冠肺炎可以累及多器官的疾病,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修复由病毒导致的脑、消化道、肺等组织的损伤、促进再生,从而使病人恢复健康。

  在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后,干细胞是如何到达病灶部位?韩忠朝院士解释道:“[细胞是有智慧的],干细胞的智慧可以通过其“归巢”特性来充分体现:干细胞在目标组织的脉管系统里被捕获,随后跨越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至目标组织。”

  自2019年12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曾多次通报了干细胞技术临床研究治疗效果,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得到证实。如今应用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白肺取得明显成绩,为干细胞“抗疫”再添力证,也为广大的患者提供了治好新思路。

相关标签:干细胞技术
以上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如有涉及到侵权,违规信息请及时联系我站处理。
上一篇: 化湿败毒颗粒:可缓解新冠感染导... 下一篇: 阳了以后出现黄痰能用抗菌药物治...



药品热点资讯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药品库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是参考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
药品库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来自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药品库所展示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药品、产品信息与您实际购买的信息不同,请以实际购买信息为准。请仔细阅读药品、产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医务人员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