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首页 > 治疗 > 保健品

保健品末路十一种死法 你属于哪一种

发布时间:2015-11-07 14:59:10    

  保健品隶属于大健康产业,本应是朝气蓬勃的朝阳产业,但因监管、媒体、子女反对等种种外因和内因交际,使得保健品一直处在如履薄冰的境地。现总结出可能让经销商和从业者们出现问题的11种“死法”供同行们共勉,哈哈,你会死于哪一种?抓紧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吧!

  第一种死法:同行不正当、恶性竞争。

  竞争对手在整你,你在明处他在暗处,不仅不停地向药监局举报你,弄得的活动不敢搞,还到处挖你的员工,抢你的顾客,诋毁你的声誉。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有时候可以把一个企业搞死。

  第二种死法:卖“模式”而不是“产品”本身。

  很多经销商越来越浮躁,三天两头换产品,或增加新品种,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来不及认认真真去经营产品了,而是不停的换模式,换厂家。有些经销商更厉害,在找产品时居然说别跟我讲产品,我不关注那个,我只关注“模式”,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这说明你已经穷途末路了。尤其是那些找带货下市场的,你想想,不同的厂家,带着不同的产品,来“洗”经销商的同一批顾客,最后顾客伤了,员工也走了,市场也就死了。

  第三种死法:媒体的围剿。

  一篇报道足以毁掉一个市场,这样的例子在保健品领域比比皆是。小到各地级市的小经销商,大到当年此诧风云的三株口服液。都是被媒体搞休克了。

  第四种死法:后院起火,出内鬼。

  你遭遇过老员工跳槽,带走你的骨干员工和核心顾客吗?你遭遇过员工叛变向媒体和执法部门举报吗?如果遇到过,我恭喜你,因为从这一刻开始,你懂得“家贼难防”,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

  第五种死法:监管部门把你搞死。

  生意做的好,如果监管部门关系搞不好,一样是个死。无需多说,举个例子:比如说工商局,每年是有罚款任务的,到年底任务完不成,就只能找做得好的企业完成任务,因为这些企业有现金。

  第七种死法:不务正业死的更快。

  这两年,各种保健品的经营套路层出不穷,有买产品按月返现金的,有买产品给高额利息的,什么的都有。我想问问你,你到底是在卖保健品还是在搞投资?这就叫不务正业,必死无疑。各地都有被抓到的,直接定性非法集资和诈骗,看你还怎么玩儿?

  第八种死法:经销商的自身健康与安全问题。

  做健康的自己身体不健康,拿命换钱超负荷工作。有些经销商的身体比老年人的还要多。自己卖的保健品自己不敢吃,身体问题越来越重。

  第九种死法:唯利是图,不思变革创新。

  很多保健品的经销商还处在过去那种“暴利思维”中,找产品最关心的是“几折拿货”?而从不关心产品的研发背景、原料品级、生产工艺、经营模式的合法性,以及招商企业的后续可持续发展性等问题。此外,现今社会的电子商务、移动商业等平台日新月异,加上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都与过去“暴利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你想想,大家都在玩微信电商了,大家都在wan玩移动医疗了,你的思维还在想怎么找个好模式洗顾客的钱,能行吗?5年后的老年人与今天的老年人能一样吗?显然不是。因此,如果不与时俱进,后果不堪设想。

  第十种死法:不学习的,不求上进的。

  学习还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少用经验主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发展中的问题,用学习到的知识为市场经营(挑选产品、顾客服务、经营管理)服务。

  第十一种死法:找不靠谱的产品和不靠谱的厂家合作。

  最早以前,选厂家选产品,优先看有没有蓝帽子批文;然后就变成了看产品的概念是不是新颖;之后又变成,除了产品有批文有概念,还要带优质的销售模式;今后,还会继续演变,除了产品批文概念和模式外,复欣科技提醒你,在选择合作厂家时,你还得考虑你选的厂家是否有持续的创新动力和策划能力,比如,复欣科技推出的循环开发模式,几大产品配套的几种模式,可以帮助经销商从新顾客的收集、转化、利润型产品的导入、促销、加单、维护等多方面循环利用资源,这就是需要考验厂家的持续策划能力的。

  除此以外,作为经销商你还的懂点医学药理常识,你所选择的产品,所用的原料配方,是不是真的支持概念所宣传的功能,这些都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你自己负责。

  除了这十一种死法之外,还应注意出于企业内部的原因,比如经营不善等。恐怕这一条更为重要。

相关标签:保健品,保健食品
以上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如有涉及到侵权,违规信息请及时联系我站处理。
上一篇: 哪些保健品可以降血糖 下一篇: 玛咖陨落药店保健品销售未来在哪



药品热点资讯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药品库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是参考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
药品库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来自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药品库所展示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药品、产品信息与您实际购买的信息不同,请以实际购买信息为准。请仔细阅读药品、产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医务人员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